VR

巨头相继入局VR购物,过早现身是否作茧自缚?

字号+ 拿货网小编 来源:VR日报 2016-09-10 09:52 我要评论 人喜欢本文

今年7月份,阿里针对旗下GM Lab研发的Buy+购物体验进行了一番实机演示,为此还请来了声名大噪的Magic Leap助阵,紧随其后又放出了VRPay的相关消息,俨然一副打造

巨头相继入局VR购物,过早现身是否作茧自缚?

今年7月份,阿里针对旗下GM Lab研发的Buy+购物体验进行了一番实机演示,为此还请来了声名大噪的Magic Leap助阵,紧随其后又放出了VR Pay的相关消息,俨然一副打造沉浸式交易闭环的态势。

同为电商巨头的京东其实很早之前就打起了VR购物的主意,它们在去年时成立了PCL实验室,也推出了虚拟试衣的相关功能,只是一直未能得到重视。为了扭转不利的局面,京东近日连同新发布的VR/AR战略推出了名为“VR购物星系”的虚拟现实体验,试图获得一定的先发优势。

虽然VR购物还处在实验阶段,但电商巨头们还是选择早早的将它们的蓝图搬上台面——即使实际成品充其量只能达到Demo的水准。Buy+的相关演示就有很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宣传短片中“移动VR+手势识别”的组合方式,到了淘宝造物节上却变成了HTC Vive的站立式操作,而买家秀功能则是事先录制好的全景视频,并无实际意义。

如果说Buy+的虚拟体验尚且还无法达到Unreal Engine 4的演示水准,那么“VR购物星系”的表现甚至难以比及大部分独立VR内容。粗制滥造的体验很可能让消费者对巨头们的产品提前失去信心,其技术能力不足的表现,也会让一些独立开发者从中看到机遇。

过早的暴露研发力,有可能促使更多竞争对手的出现

尽管噱头式的营销和全方位的布局赢得了很多消费者的关注,但同时也提醒了一些开发者,在抛开了大体量的前提之后,阿里和京东在VR领域的研发能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独立团队完全有与之抗衡的机会。

实际上,国外的一些小型VR团队已经产出了可供参考的VR购物模型。零售商The Line推出的VR购物服务并没有采取“传统”虚拟货品的建模方式,而是借由某个已经制作好的全景场景来展示商品,当消费者选定某件商品时,就会直接弹出商品信息和后续的购物提示,有效的降低了成本。

而inVRsion开发的VR应用ShelfZone,则是实打实的将整个小型零售商店进行了VR化,其场景规模需要使用到HTC Vive的位移功能才能观其全貌,inVRsion甚至在应用中内置了一个防止迷路的小地图。除此之外,它们针对单个商品也进行了细致的处理,日期、价格、产地、相关信息等数据也能一览无余。

在实际应用方面,家装品牌Lowe's联合Marxent Labs推出的VR购物系统目前已经下发到旗下的一些店面,这款基于PC和平板的应用,能够让消费者在佩戴VR头显的同时选购家装用品。而Mutual Mobile铺设的VR支付业务,也成功通过Uber售出了商品。

虽然国内触及虚拟现实购物的团队屈指可数,但大洋彼岸的这些原型设计都是相当不错的参考案例,阿里和京东的VR购物体验并不比这些独立内容优越,中小型团队完全有可能开发出更受大众认同的产品,以此来从巨头手中分得一杯羹。

VR购物在发展的初期应该更加注重细分领域的消费体验

目前来看,VR购物如果要达到传统线上购物的水准还需要解决很多难点,成本、三方支持、支付等各个环节都存在一些尚待完善的细节,光是成千上万的商品建模数量就是个非常难以实现的问题,阿里的“造物神计划”也是针对这个痛点而诞生的项目。

总体来说,VR购物暂时不能成为一种主导日常消费习惯的主流体验,而只能成为某些细分领域(品牌商品)的增量体验。品牌提供商往往可以围绕传统购物增设一些有趣的VR活动,从而起到推广产品的效果。

巨头相继入局VR购物,过早现身是否作茧自缚?

Nike公司近日在品牌体验店中设置的VR应用就是提升消费体验的一种手段,它们推出的VR应用并不能在虚拟场景中呈现商品,也不能实现常见的换装,而是在用户穿戴好商品(衣服)之后,迫使消费者在VR环境中完成跳跃、下蹲、跑动等一系列动作,从而感受衣物在运动中的优势。由于受到很多顾客的推崇,Nike下一步打算将这项服务普及到所有门店,这不失为一种新的试衣方式。

而商店搜寻服务公司Retale在获得了1200万美元的融资之后,则是围绕自己的核心业务推出了一款VR购物应用。Retale VR为Target、JCPenney、Macy's等大品牌单独设立了“虚拟陈列室”,消费者在选定商品之后,应用会将附近的店面和购物清单推送到顾客的手机和商家的系统中,从而为线下的购物提供便利。

增量式的消费体验一般不会触及企业整体的产品生态,其研发门槛也不算太高,又能通过虚拟现实笼络一批消费者,可能是VR购物发展初期的一个折衷选项。

开放VR购物系统也许能降低开发成本,但也面临新的问题

京东在发布会上允诺“VR购物星系”将开放给第三方,以此来进一步丰富用户的购物场景,同样面向第三方的还有AR方向的家装产品。虽然京东的VR购物体验差强人意,但其针对第三方开放AR/VR系统的策略还是值得认同。

与阿里联合品牌商构建虚拟建模的“造物神计划”有所不同,完全下放第三方VR购物系统的形式,可以帮助中小型商家自行创建虚拟店面对应的商品建模、购买场景等VR元素,从而分散了官方整体的开发成本。

巨头相继入局VR购物,过早现身是否作茧自缚?

不过,开放VR购物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减成本,但也将带来很多难以平衡的问题。大多数中小型商家几乎不具备开发VR场景的能力,整体的VR购物内容最终还是会由大品牌主导,消费者的可选择面不一定比Buy+更广。

另一方面,由于第三方的研发实力各有不同,一旦虚拟店面不能建立统一的开发标准,也将大大降低用户的消费体验。除此之外,过广的布局难免让我们对京东的管控能力存疑,这决定它们只能将散乱的研发力投入到VR领域。而京东本来就不是一个以开发实力见长的企业,其VR/AR团队甚至要从其他部门抽调人手,发布会上糟糕的VR演示也能佐证这一点。

不过,所谓的宏观战略和布局不过只是企业的一纸文书,其实际意义还有待商榷。虚拟现实行业的整体受众甚至还不能和传统线上购物的用户基数相比,而VR购物将是一个更为狭小的分区。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巨头们面向VR购物的布局,可能虚张声势的成分还要更多一些,并不会对企业的整体业务造成太多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 CCTV5新年巨献!2017年CBA全明星赛开启VR直播

    CCTV5新年巨献!2017年CBA全明星赛开启

  • 央视:虚拟VR已变味 VR盒子进入山寨模式

    央视:虚拟VR已变味 VR盒子进入山寨模

  • VR市场占有率曝光:索尼独占30% 谷歌和三星占15%

    VR市场占有率曝光:索尼独占30% 谷歌和

  • 张艺谋创业做VR!新公司“当红齐天”获联想创投投资

    张艺谋创业做VR!新公司“当红齐天”获

网友点评